北京時間07月18日消息,中國觸摸屏網訊,

TCL科技(000100.SZ)7月14日晚發布業績預告透露,2022年上半年,這家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營收預計達840-855億元,同比增長13%-15%;歸母凈利潤預計達6.5億-7.5億元,同比下跌89%-90%。在這背后是,液晶面板價格今年以來已跌至歷史最低點。
 
受此影響,TCL科技7月15日上午截至10點17分,股價下跌4.99%至4.38元/股。
 
疫情、地緣沖突與通脹,令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,顯示面板價格大幅低于去年同期,令TCL華星的顯示面板業務利潤大幅下降。為應對挑戰,TCL華星在大尺寸面板領域,推進電視面板高端戰略,提升交互白板、數字標牌、拼接屏等商用顯示占比;中小尺寸面板業務加速突破,做LTPS LCD面板的武漢t3產線,產品從手機屏轉向筆電、平板與車載等屏幕,正在建設的廣州t9產線定位于中尺寸IT和車載等產品線,t4柔性OLED產線繼續推進經營改善。
 
TCL科技旗下,除了TCL華星的顯示面板業務,還有TCL中環的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的材料業務。受益于國家的“雙碳”戰略,TCL中環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潤貢獻占比繼續提升。到2022年6月末,TCL中環光伏硅片產能增至109GW,半導體硅片產品和客戶結構改善。
 
一位證券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顯示面板行業今年壓力大、深度回調,需求比想象差。三星6月中旬起暫停采購面板,因電視等產品庫存高,而三星占全球彩電市場20%份額。需求疲軟令面板持續跌價,TCL華星的營收約60%來自液晶電視面板,受到的沖擊較大。
 
全球面板企業目前都在減產,三季度降低產能利用率。上述證券分析師認為,目前面板業與2019年年初相擬,龍頭企業的市盈率處于周期底部。上一周期,2019年11月,三星、LG宣布退出LCD領域,行業競爭2020年改善。“現在市場等待反轉契機,面板業的這個周期底部,可能是一個季度,也可能三個季度”。
 
這位證券分析師預計,TCL華星的產能還會增長,t7(深圳11代液晶面板線)今年滿產;t4 OLED產線,現只利用了一半產能。今年華星的面板產能將比去年增長20%,但產品均價下降了約20%,如32英寸面板今年60-70美元,去年近90美元,單價下降了28-29美元,所以會出現產量增加、利潤下滑的現象。
 
TCL華星已認識到,TV面板是強周期,IT面板周期較弱,所以正在努力優化業務結構。上述證券分析師說,t9線(廣州8.6代液晶面板線)的定位,主要為IT產品,月產能為1.8萬片基板,投產后有望占全球IT面板產能的15%。“IT面板將是TCL華星明年、后年的增長點。”
 
而京東方(000725.SZ)、深天馬(000050.SZ)、維信諾(002387.SZ)也都在積極向IT、車載面板領域拓展。京東方正考慮投資8.6代OLED面板生產線,主要用于IT產品;深天馬擬在廈門建設8.6液晶面板生產線,也以車載、IT面板為主;維信諾也在拓展筆電、車載的柔性中尺寸OLED屏業務。7月15日上午,京東方、深天馬、維信諾的股價也微跌。
 
Omdia預測,2022年第三季度,全球顯示面板制造商的產能利用率將降至73%,這是2012年以來的歷史低點。Omdia顯示部門研究總經理謝勤益今年6月曾發文分析認為,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電視面板價格將跌到歷史最低點,并在2022年第三季后開始回升。
 
群智咨詢7月TV面板價格風向標顯示,7月面板價格依然維持下降趨勢。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消費電子市場需求超預期收縮、庫存高企,建議面板廠更理性務實,減產幅度更大一些,同時增強抵卸風險的能力。“低谷”是“重建”的機會,需厘清終端需求的變化、用戶習慣的變化、供應鏈重塑的方向、產業競爭格局和產品升級方向。

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,每日一條微信新聞,涵蓋觸摸屏材料、觸摸屏設備、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,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。關注辦法:微信公眾號“i51touch”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,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